Home » Shen Yun » Shen Yun Zuo Pin » Shen Yun Zuo Pin reviews » Shen Yun Compositions » Symphony Orchestra pieces » 2016 season » 《蘭亭舒序》——當音樂勾勒出書法的美麗與每一筆的深遠意義
神韻原創音樂評論

{神韻原創音樂評論} 《蘭亭舒序》——當音樂勾勒出書法的美麗與每一筆的深遠意義

Photo of author
發文者: Cheetahara
上次更新日期︰
注意: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神韻表演的熱情是我們撰寫評論的唯一靈感來源。我們保證,我們的內容,包括評論和視頻,完全沒有聯盟行銷(affiliate marketing),我們也沒有因撰寫評論而獲得任何佣金。同時,這也不是任何形式的贊助評論。我們以我們的獨立視角感到自豪,專注於復興和傳播古老傳統之美,而非為商業目的。
蘭亭舒序
訂閱專享
想要完全感受神韻的這部作品嗎?別停在這裡!點擊下方按鈕觀看完整視頻。有件事要提醒您:要探索神韻作品帶來的所有精彩內容,您需要付費購買訂閱套餐。
記事:

您將閱讀的這篇文章是基於作者個人觀點,針對神韻作品這段視頻的評論與感想。

訂閱現在就能解鎖所有神韻原創視頻的無限訪問權限!進入神韻藝術團打造的高超舞蹈、迷人音樂、絕美歌聲、深入課程和精彩短片的世界。

月費
美元
29.99
/月
年費
節省40%
美元
16.67
/月
年付 $199.99 美元
前一周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當您的免費試用結束時,才將被收取費用。隨時取消。 自動續訂。僅限新訂閱者。
當您決定購買訂閱方案時,這是您對神韻表達支持的方式。請放心,您支付的每一分錢將100%直接轉交給神韻,不經過任何中介機構,包括Udumbara。我們,Udumbara,不會從您的決定中獲取任何財務利益或佣金。

在一個遙遠的時代,在大多數人開始自我隔離於狹窄的環境和刺眼的螢光燈下的封閉房間之前,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們的祖先與自然沒有隔閡。他們不被四面牆壁束縛,而是被蜿蜒小溪的寧靜美景、竹葉輕柔的沙沙聲以及真摯知己的陪伴所環繞。那是一個知識與創造力自然地與大自然融合,通過沉思的時刻形成,營造出一種現代生活似乎所缺乏的和諧。這幅寧靜而詩意的景象在神韻交響樂團的作品《蘭亭舒序》中得到了精緻的再現。

這部由淨弦創作的作品將我們帶回到古代中國的四世紀。在那個時代,優雅的學者們在溪邊聚集,品嚐美酒、作詩,並共同度過珍貴的時光。他們在那天創作的詩歌和書法作品已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保留了高雅享樂的本質以及古代學者的精神。

在這部作品中,琵琶通過運用低音區及寬廣的顫音、滑奏和和聲和弦等技巧,仿效古琴的柔美音色,古琴是學者們所偏愛的樂器。由此,這首樂曲輕鬆地帶領我們踏上了一位古代學者內心探索的旅程。你會注意到旋律如同筆觸般流暢地形成,從強烈到柔和不等,捕捉到了學者們的思緒及其與自我修養和提升意識的深厚聯繫。

如果我們能夠重新連接到那種美妙的感覺和真摯的情感,會發生什麼?想象一下,靈感能夠從這樣的環境中湧現出來,在那裡,現代生活的干擾消失,心靈得以自由地探索、創造和思考。讓這件作品帶你回到過去,沉浸在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中,那裡,自然的美麗、人際連接的力量和知識的深度受到珍惜。

古代的魅力與學者們獨特的樂趣

作品以笛子的飽滿圓潤音色開篇,立即傳遞出神秘與寧靜的感受。這聲音喚起了一個充滿精神能量的古老空間——純淨而強大。笛子特有的清涼音調非常適合傳達春季天氣的清新,每一陣寒風拂過皮膚,宛如將我們帶入晨霧繚繞的翠綠竹林中。一方面,我們面對著雄偉的森林和山脈;另一方面,又融入旁邊溪流的自由流動。無邊的天空和遼闊的大地彷彿為行旅者注入了額外的力量。這一景象為即將講述的故事營造了完美的背景。

隨後,這部作品融合了來自神聖時代的古老中國聲音,那時迴盪的鐘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還有豎琴上的滑音,尤其是琵琶——作品的亮點。琵琶被用來模擬古琴那溫暖而純淨的音色。古琴作為學者們的樂器,與直立的竹笛享有同樣的尊貴地位。這些古老的樂器精通於細微的表達。古琴音樂以其緩慢、深沉和富有思考性的音調而著稱。由於其柔和寧靜的特性,將古琴融入交響樂團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神韻的作曲家巧妙地調整了琵琶和低音弦樂器的演奏技巧,以真實再現古琴的滑動旋律、和諧的和弦以及微妙的顫音,同時保證交響樂團所需的豐富與強勁的音效。在這裡,琵琶與豎琴上的滑音的精妙結合,創造了一個充滿魔幻的音樂空間,彷彿在人間打開了一片仙境。

在((0:37))的每一個單簧管音符中,我們看到學者的身影如同天界的神靈般出現,輕盈地邁步,舉止優雅,似乎不為世俗的煩惱所困擾。這種氣質,經過靈魂深處的打磨,展現出古代智者獨一無二的美。音樂反映了學者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深入了解那些曾被視為廣袤中國精英的人們。單簧管的旋律也飽含著對迷人風景的激情情感,彷彿隨著附近的溪流緩緩漂流。

在這理想的畫面中,文人們按照等級沿著溪流坐著,上游的一人輕緩地將荷葉製成的盛酒觴置入溪流,讓其隨水漂蕩。當其中一個觴在某個參與者面前靠岸停下時,那個人必須喝掉它,並立刻即興作詩——否則將作為懲罰再喝三觴。他們讓靈魂隨著溪流漂浮,思緒陷入沉思,努力在輪到自己時創作詩句,這一過程通過琵琶深思的撥弦聲表現出來。

乍一看像是一個簡單的娛樂遊戲,實際上卻是一項需要高度精神努力且蘊含深刻意義的活動。因此,我們不禁讚嘆祖先優雅詩意的生活藝術和精緻的享受方式。坐在這裡的學者們不僅享受著美酒和詩歌,還在追求內心的寧靜。他們所創作的每一首詩,都是內心對話的一部分,是他們表達並分享內心最深處情感的方式。在大自然的靜謐中,他們滋養自己的精神,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靈感源泉。這項遊戲的挑戰不僅在於創作詩歌,還在於保持情感與理性、快樂與沉思之間的平衡。正是在這些時刻,他們的創造力達到了頂峰,所創作的作品成為了經典。

這種古老的娛樂方式顯得格外獨特。琵琶的每一聲撥弦,彷彿都承載著詩句中每一行的猶豫、反思與沉思,與單簧管輕柔的旋律相互交織,宛如漂浮在溪流中的盛酒觴。這種音樂互動不僅展示了學者們在創造性藝術過程中的深度參與和完全沉浸,還揭示了他們生活中的微妙細節。聆聽時,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學者們的努力和智慧的奉獻,還能感受到他們與知己同行時的喜悅。

將思緒化為詩歌

經過片刻的思索,學者們開始形成他們的想法,並將其轉化為第一句詩句。二胡在((0:57))的柔美旋律,準確地捕捉到了那流暢的筆觸,在白紙上優雅地滑動。每一行音樂如同一根線,將零散的想法串聯起來,化為一個連貫、流暢的流動,正如詩句逐漸完成。

最初彈奏清晰撥弦音符的琵琶,現在轉為複雜的顫音,這些顫音伴隨著更多的泛音。這種轉變創造了一種無縫的聲音,與二胡的旋律並行,象徵著思緒如流水般引導著手在紙上行走。彷彿在這一刻,他們接收到了一道神聖的靈感火花。每當他們在紙上寫下一個字時,靈感便愈發強烈,思維如波濤般洶湧,促使雙手不知疲倦地工作,努力捕捉這一思緒的洪流。

在((1:16)),整個樂團全力以赴地傳遞出創作的爆發與純粹的能量。緊接著,在((1:25)),琵琶的聲音煥然一新,徹底擺脫了任何猶豫和遲疑的痕跡。此刻,琵琶以激動和自信的姿態演奏,準備好迎接作曲中的各種挑戰。沿著滑奏響起的每一個明亮音符,展現了啟迪的思維,完美捕捉了文人們的靈感。

當我們回顧這一場景時,很容易察覺到古代人與現代人在快樂上的鮮明對比。在古代,人們輕易地在自然世界的運作中找到滿足,珍視並欽佩內心自我與宇宙之間的深厚聯繫。與當今那些短暫、膚淺的娛樂形式不同,他們的快樂具有純粹和優雅的品味。這些崇高的價值觀已經滲透到整體氛圍中,帶來了淨化和提升精神狀態的感覺,而整個樂團隨後齊心協力地展現了這一點。

書法與音樂之間有趣的相似之處

在((2:10))時,作品轉入柔和緩慢的旋律,通過細膩的長笛與深沉的琵琶聲的巧妙結合,模擬出古琴的音色與震動。在這段音樂旅程中,我們感受到從強烈高亢的節奏到緩慢深思的旋律的柔和轉變。在這裡,音樂再次帶我們回到更加輕柔的節奏。這完美地闡明了書法與音樂之間的相似之處,因為兩者都重視力量與節奏。書法,常被描述為一首無聲的歌,要求筆觸的精細——有時剛勁,有時柔和,有時方正,有時圓潤,有時快速,有時緩慢。聆聽這首音樂,我們彷彿看到柔軟靈活的筆觸在紙上移動,每一筆都與每一條旋律線融合在一起。

長笛與琵琶低沉音色的結合激發出一種狂喜和眩暈的感覺,彷彿被醉人的美酒所誘惑。在這種介於醉酒與創作靈感之間的狀態下,王羲之為後世永存了一個獨特的時刻。在這種背景下,一位學者提議將詩歌收集成冊,大家一致請求王羲之撰寫序言。在高昂的情緒中,他用鼠毛筆和蠶繭紙,連續不斷地書寫。結果便是《蘭亭舒序》的誕生。據說,王羲之雖然嘗試了上百次重寫前言,但從未能超越原作的完美。

在這一段中,琵琶模擬了古琴的聲音,強調了王羲之在自我修養和書法實踐中的高尚理想與優雅本質。他的堅持與奉獻使他達到了一個幾乎超越凡人的精神境界。彷彿得到了更高存在的支持,他以崇高的輕盈書寫序言,宛如在雲端飄浮,強健如飛龍與舞鳳,在管弦樂團的強勁高潮中於((3:00))時刻生動展現。

在這裡,王羲之作為古代知識分子的象徵性人物出現,他們致力於完善內在自我和品格。他們讓自己的靈魂自由,不被世俗的物質束縛。他們明白,追求即時的名聲和利益會妨礙他們達到真正學識和啟迪的最高峰。

通過音樂和文字的永恆聯繫

作品《蘭亭舒序》在((3:57))處以笛子旋律的回歸結束,呼應了開啟這段迷人旅程的相同主題。結尾溫柔地收束了仙境的畫面,彷彿在時間的洪流中靜靜沉睡,但學者們的夢想卻永遠迴響。王羲之在他的序言中表達了這樣的信念:未來的世代將像我們看待過去一樣看待我們。雖然時間會流逝,人類的情感卻不變。

王羲之既非為歷史而作,也不僅僅為自己而寫。他觀察生活,將自己的思考分享給我們這些未來的讀者,邀請我們像他在那個時代一樣體驗生活。這種聯繫強調了一個觀點: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天性始終追求美與真藝術。這也激勵著現代的藝術家和文學家繼續追求真實的藝術之路。

當作品結束時,一種淡淡的懷舊感在我心中縈繞。強烈的高潮與輕柔的結局相結合,隨著笛聲漸漸沉澱,留下了持久的餘韻。感覺就像今天的歡樂將成為明天的甜美回憶。一切將僅存在於心靈中,但我們創造的價值將永存,並繼續影響未來。因此,我們應珍惜現在,謹慎行動,因為我們今天所做的,將塑造我們留給後代的遺產。

對於熱愛並希望體驗神韻音樂世界的人來說,他們的作品,包括上述精彩作品,都可以在神韻創作 Shen Yun Creations(神韻作品)線上欣賞。

Photo of author
作者
Visiting the Shen Yun showroom profoundly changed my perception of traditional art's deep value, distinctly different from familiar modern pieces. This inspired me to integrate this elegant, classical style into my life, observing positive shifts in myself and my loved ones. Professionally, I value the creative process, learning from ancient artisans' patience and precision to create meaningful, quality results. Aspiring to share these traditional values, I hope we can find balance and virtue in modern chaos through the precious spiritual teaching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